找到相关内容1593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崇圣寺千寻塔珍藏的两件刻文铜器

      一件是1尊铜像,被称为“杨和丰铜像铭文”。高约50cm。正面宽袍大袖,为一官宦形象。背面铸文3行。为“追为坦绰杨和丰/称宣德 / 大王。” 楷书,约为大义宁国时佚名撰文。杨和丰史无记载,坦绰为南诏清平官,相当于宰相。此铜像大约是杨和丰之后人当权后,追封先人,并铸像供于塔内,以祈祷冥福。能追封先人为“王”者有可能是大义宁国王杨干贞。铸像基本完好,铸造年代约为公元929至937年。此为塔内少见的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4958547.html
  • 广东汕头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巨峰寺体验佛教生活

    方丈正慈法师作了《悲智愿行》的讲座;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、九十高龄的妙安长老开示了《四宏誓愿》;广东省佛教协会理事、饶平雷音寺达诚法师作了《金刚经大义》的讲座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体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5/101542926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观音、文殊、普贤、地藏等诸大菩萨有何意义?

    菩萨,或阐扬普贤菩萨,却贬抑观音、文殊、地藏菩萨,如此一来,都是不正确的一端,佛法是完整的,佛法是圆满的,佛法是一味的,佛法是贯串无碍的,不可以偏概全,断失佛法大义,诸佛会叫冤枉,菩萨会说还我大意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13212098.html
  • 此湛然非彼湛然

    不如天台宗的湛然出名,只见了于独孤及的《碑铭》,不见于后世禅宗及他派史料,可能他是在山谷寺潜修的禅者。  禅宗之湛然虽非天台之湛然,然二人时代相同,化地相近,故易于混淆。而后世又有与鹅湖大义(746—...湛然。湛然曾参与神龙寺法会,同洪州系有正面的交锋,他登座宣称:“佛道遐险,经劫无量,南鄙之人,欺绐后学”,大义斥其为盲者“迷信”(6)。  鹅湖大义为马祖弟子,据韦处厚《兴福寺内道场供奉大德大义禅师碑铭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547751.html
  • 《栖霞寺1937》在国内院线全面上映

    收容所,收留和救助了2.4万名难民。同时,寺庙的僧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了部分被打散的抗日军人,并将其护送到安全地带。在这段救助难民的过程中,栖霞寺高僧、当家和尚寂然法师大义凛然,多次面对日军的威胁和打击...

    西安晚报

    |栖霞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12/1213232223.html
  • 绍兴法华寺招僧启事

      法华寺位于绍兴市鉴湖镇南30公里秦望山西北麓法华山。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年),高僧昙翼始建。本寺历代高僧:僧翼(381-450)、慧基(412-496)、大义(691-779)、神邑(710-788)、玄俨(675-742)、昙一(692-771)、惠举(五代梁朝名僧)、义怀(989-1060)、智藏(458-522)俗姓顾,南朝宋、齐、梁间吴郡吴人;智藏(741-819)俗姓皮,印度西洋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进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9/2025545782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净土法门的根本是什么?

    问: 净土法门的根本是什么? 净土五经,为净土法门之根本,详观其序,大意自知。(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真净居士书) 前日接手书,知汝少年发心修净业,不胜欣羡。昨本欲复,以有人客未暇。今为寄净土五经一本,此净土法门之根本,详观光前后两序,自可知其大义。(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徐志一居士书) 光老矣,目力精神均不给,不能详为开示,今为各寄甲乙两包经书。甲包系净土五经,(一本)此为净土法门之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净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9/10595516058.html
  • “不落两边”与三类语境

    语境,其处理的是世俗生活中的种种状况。二是完全超经验的语境,如处理“第一义”、即最高真理一类的问题,而此类境界是“言语道断”的,是不落言诠的。三是可引发微言大义的语境,这里蕴含着接引学人之机,启人心智...事情,最平凡的话题,也可借以阐发微言大义,点拨学人。然而微言大义,即使形式玄虚,内容却往往非常实在。例如对“见与不见”的问题,六祖的回答是:“吾之所见,常见自心过愆,不见他人是非好恶,是以亦见亦不见。”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5541575.html
  • 会泉法师塔铭

    讵知日寇侵厦,鹭江变色,怕睹亡国惨痛,愤走于星洲。素知侨界多贤,备受优待,应机接物,教化有年。顾念世相无常,未几倏然坐脱。临终不忘相国,大义凛然;生平舍己为人,当今懿范。   弟子等聚沙成塔,为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548334.html
  • 恒需忆念有三种

    以及福德、功德都会聚集起来。真正的正直之士,对自己所说的话,即使没有大义,也不会轻易舍弃,何况是具有大义之语或者誓言,决定会始终守持。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该论中以对比的方式说道:“劣者爱惜自...

    华智仁波切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学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908013941.html